七十二-《往生记》
            
            
            
                
    第(2/3)页
    合同不是白签的,到时候交不出货可是要吃官司的,大田知道自己的米饭班主在哪里,于是就一脚来到了香港订下了5000部基板的货。
    这下就轮到肥标他们伤脑筋了,在没有生产线的情况下就算材料充足,工人加班加点,这个数量的货也得大半个月,更不用说他手里什么存货都没有了。
    肥标立即向老爷子求援,让他出面联系香港最大的商行,进上一批6502cpu还有若干存储器。
    老爷子也支持肥标的工作,马上打电话安排。得到了回复是:货有,日本理光公司出品,不过都是别人订的,可以通融,但是价格要高一点。
    听到这个消息,老爷子当即决定再贵也要,不过建议肥标去日本建厂。
    因为这种情况傻子也知道,大田是二道贩子,5000部机器不可能他一个人消化掉。有钱还是自己赚,何必过第二手呢?
    肥标也深表同意,巨大的利润足以推动他做任何事情。
    于是老爷子就安排了手下几个职业经理人先去日本,做好一切准备工作。肥标则在香港处理一些事情,随后赶到。
    当然达人兄自诩对日本熟悉,毛遂自荐的随行作为翻译。
    这时候谁也想不到,这几个人到了日本,开创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几乎翻天覆地。
    正当肥标等人在异国打拼的时候,长久却刚刚摆脱感冒的困扰,开始正式上班。
    长久的病好了,兴致勃勃的准备一展身手,却接到计算机总局的通知:全国范围的计算机大攻关启动了。
    这是正史所不载的计划,长久也不知道。原来国家早有此意,组织全国的专家学者共同发展华夏自己统一的计算机系统工业,只是各方力量各自为战,对走那条路的问题争吵不休。
    这一拖就是几年,直到长久的021微处理器横空出世,中央和业界才乘机推了一把,让那些认为华人不可能自己造先进计算机的论调湮灭了下去。
    全国计算机业界的情绪一片高涨,各种各样的研制计划纷纷出炉。有热情是好,但是需要引导,否则还是一盘散沙。
    正好虞博士和长久的报告递到了中央,让领导们拍案叫绝,大呼甚合吾意,立即批复,同意执行。
    有了中央发话,计算机总局立即着手组织行动,向中央提交了整个计划,那就是以集成电路产业为基础,重点发展两个方向,推进若干个工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