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暗潮生-《风起于晋室南渡》


    第(1/3)页

    野熊谷的平静,如同暴风雨前压抑的湖面,看似无波,实则暗流汹涌。与赵胥团体的第二次交易,在一种比第一次更加微妙的气氛中完成。张凉带队前往,换回了一些急需的、锈迹斑斑但尚可回炉重铸的残破铁器,以及少量粗麻布。交易过程中,对方那个叫刘莽的头目,言语间试探更多,目光也愈发不加掩饰地在谷口方向和护卫队员们手中的“武器”上逡巡。

    与此同时,狗娃和二牛这些被撒出去充当“眼睛”的少年,带回了更令人不安的消息。他们发现赵胥的人不仅在砍伐制作大型器械所需的木材,其日常活动的范围也确实在持续向野熊谷的方向挤压,甚至有几个固定的暗哨,被设立在能够远远眺望到谷口动向的位置。

    “他们在窥视我们。”张凉向胡汉汇报时,语气斩钉截铁,“砍伐大木,设立暗哨,这绝非善意。郎君,我们需早做打算。”

    胡汉站在新近落成的、充当议事厅的最大一间木屋里,墙上挂着张凉等人绘制的、日益详尽的周边地形图。他的手指划过代表着赵胥营地与野熊谷之间那片逐渐缩小的缓冲林地,目光沉静。

    “预料之中。”胡汉的声音没有太多波澜,“利益动人心,更何况我们展现出的‘价值’,足以让他们铤而走险。他们现在不动,无非是尚未摸清我们的全部底细,或者……在等待一个他们认为合适的时机。”

    他转向张凉和闻讯赶来的杨茂:“我们的准备,必须更快。杨茂,水碓的调试如何?”

    “回郎君,”杨茂连忙答道,“已经可以用了!虽然简陋,但用来舂米和捣碎盐土,效率比人力高了数倍!只是……能用来打造兵器的好铁,还是太少了。”他看着换回来的那堆破铜烂铁,面露难色。这些铁器回炉后,去除杂质,能得到的精铁有限,勉强够打制几把匕首或矛头,远不足以武装所有人。

    “无妨,有多少,就打多少。优先保证张兄和几位队正的武器,再打造一些箭镞或者弩机用的关键部件。”胡汉对此已有心理准备,“另外,我让你尝试的东西,有眉目了吗?”

    杨茂脸上露出一丝兴奋:“郎君说的那种‘猛火油’(石油),附近确实没有。但按您说的,用松脂、油脂混合硝石粉和硫磺粉(胡汉根据有限知识提纯的),再裹以易燃的麻絮,制成的‘火毬’,试验了几次,虽然不及‘惊雷散’声响骇人,但粘附燃烧的效果极佳!只是……硝石和硫磺,存量也不多了。”

    “很好!”胡汉眼中闪过亮光,“火攻,在某些时候,比刀剑更有效。材料的问题,我再想办法。”他知道,寻找稳定的硝石和硫磺矿源,必须提上日程了。

    就在谷内紧锣密鼓地备战之时,一个意外的消息,打破了表面的平衡。

    这日黄昏,负责在西南方向最远点潜伏观察的狗娃,连滚带爬地跑回了谷口,小脸煞白,上气不接下气:“郎君!张叔!不好了!赵……赵胥的人,抓了两个人!好像是……是之前跟我们换过粮食的零散流民!我……我看到他们被绑着,押回了赵胥的营地!”

    胡汉和张凉对视一眼,心中同时一沉。赵胥开始清理周边的小股势力了!这既是壮大自身,也是在扫清可能妨碍他们攻打野熊谷的障碍,更是一种赤裸裸的武力炫耀。

    “看清楚有多少人动手的吗?”张凉急问。

    “大概……有十几个,都拿着武器,很凶。”狗娃喘着气回答。

    形势急转直下。赵胥的行动,表明其侵略性正在迅速增强,战争的阴云已然迫近。

    “郎君,我们是否……”张凉眼中闪过一丝杀机,意思是是否要主动出击,趁其立足未稳,或者设法营救那被抓的流民,以彰显力量。

    胡汉缓缓摇头,目光锐利如刀:“不,此时出击,正中其下怀。他们正盼着我们离开坚固的工事,在野外与他们决战。救人?我们连那两人的具体关押位置和营地布防都不清楚,贸然前去,无异于自投罗网。”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野熊谷的位置:“传令下去,从即刻起,全员进入最高戒备!所有未完成的工事,连夜赶工!瞭望哨增加一倍人手,昼夜不停!将我们所有的‘火毬’和‘惊雷散’都分配到预定战位!”

    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他们要战,那便战!但战场,必须由我们来选!就在这谷口,让他们尝尝,什么叫做铜墙铁壁!”

    命令迅速传达下去,谷内的气氛瞬间绷紧到了极致。没有人惊慌失措,只有一种压抑已久的愤怒和背水一战的决心在默默流淌。男丁们默默检查着手中的武器,妇孺们将最后一批物资转移到更安全的后方,杨茂带着人将最后几根削尖的硬木牢牢固定在矮墙内侧。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