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第一百五十七章-《四合院:娄小娥于莉给我包水饺》


    第(1/3)页

    拐进医馆花了一块钱,拎着针盒出来。蹬着自行车刚进四合院大门,就听见一大妈正招呼允儿和小叶子吃饭。

    "小乐快来,饭菜都在锅里热着呢!怕俩孩子饿坏,先让她们垫吧两口。"一大妈系着围裙招呼道。

    "这就来!"秦硕支好车架,洗手时顺手捎了瓶白酒。

    易忠海端着茶缸子问:"今儿咋比平常晚?"

    "路上遇见个熟人,多聊了几句。"秦硕笑着拧开酒瓶盖,给老头斟满。

    饭桌上其乐融融。一大妈烧的土菜虽比不得秦硕手艺,但热腾腾的饭菜配上满屋笑声,格外暖胃又暖心。

    等筷子搁下,秦硕揉揉允儿脑袋:"带小叶子姐姐去院里数蚂蚁,我跟你易爷爷说点事儿。"

    待两个小丫头手拉手跑出门,他才掏出针包:"今儿在医馆买了套银针。早年在乡下跟赤脚医生学过几手,给您二老试试?"

    "哎哟喂,没想到小乐还有这手艺呢!"

    一大妈拍着腿直咂舌。

    像易忠海这辈人,最信的就是老中医。那些走街串巷的郎中,哪个兜里不揣着几张祖传方子?再稀奇古怪的病症,人家都能给你掰扯出个道道来。听秦硕这么一说,老两口倒没觉得有啥不妥。

    为显郑重,小年轻还像模像样地搭了脉。

    "您老是不是夜里总起炕?嘴里发苦,每月总有三四宿睡不着?白天呵欠连天,干活使不上劲?"

    "神了!老易都说不这么全乎。"一大妈眼睛瞪得铜铃大,"乡下还真让你学着了真本事!"

    "皮毛功夫罢了。"秦硕摆摆手,"先给您扎几针,明儿抓两副汤药,喝上几天就妥。都是岁数带来的小毛病,不打紧。"

    "那可赶巧了!老话说小病不治拖大病..."一大妈麻利地躺平。

    银针簌簌落下,不消片刻又起出。一大妈只觉得浑身暖融融的,像是有人拿热毛巾把骨头缝都擦了一遍,霎时精神头就上来了,连腰杆都挺直三分。

    易忠海在边上看得眼热。他在轧钢厂抡了半辈子大锤,近来总觉得身子发沉。去医院查吧,净开些贵死人的药丸子。如今现成的小神医在眼前,哪肯放过这机会?

    "您这是肝火旺。晴天还好,逢阴雨天就关节酸疼,常年劳累落下的毛病。"秦硕捻着银针笑道,"来,躺下给您松松筋骨。"

    几针下去,老易顿觉多年压着的千斤担忽然轻了一半,连呼吸都透着爽利劲儿。

    “小乐,你的中医功底挺扎实,这哪是略懂皮毛,要是开个诊所,肯定门庭若市。”易忠海笑呵呵地说。

    “我只是懂点基础,给自家人看看还行,就不出去献丑了。您二老今晚早点歇着。”秦硕摆摆手,“改天我去配几副药,熬好了送来,喝几天身子骨就能好很多。”

    天色渐晚,秦硕带着允儿告辞回屋洗漱。

    易忠海屋里,一大妈念叨:“还是秦硕这孩子贴心,以后少跟院里那些杂七杂八的人来往,免得让孩子寒心。”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