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女人的直觉-《凌烟阁守护者》


    第(2/3)页

    当年的赵佗狂妄僭上,吃碗面反碗底,有什么值得学习的!你们这些人谁若再胡言乱语,别怪我刀下无情!说完扭头就走。

    见到老板那么凶,下面的员工还有谁敢吭声?

    李袭志回到自己的府上,拿出自己儿子李玄嗣所带来的书信,又看了一遍。

    原来这封信是武德元年,公元618年五月,李渊称帝的时候,就已经派遣了李袭志的儿子李玄嗣,带着书信前往桂州,招慰李袭志归顺唐朝。

    李袭志并没有向屈突通一样,一箭把自己儿子射死,而是认真的考虑的李渊的建议,答应会暗中游说岭南首领,隋朝永平郡守李光度一同归顺唐朝。

    当时李渊听说李袭志打算偷偷的归降,觉得这样不够威风八面,于是再次让人捎书信说,你和我本是同宗族,不能和别人一样,应当光明正大归籍。

    于是李袭志便苦苦坚守这始安郡,等待着李渊的搭救,在别人看来他是对朝廷忠心耿耿,但是却鲜有人知道,这个朝廷不是隋朝,而是唐朝。

    当时除了萧铣攻打始安郡之外,林士弘、曹武彻等割据势力也轮番进攻始安郡,却一直拿这三千斯巴达勇士一点办法都么有。

    直到李博看这些资料的时候,李袭志还在坚守,简直就是属乌龟的,别人怎么都攻不破。

    李博在看这些资料的时候,李世民和袁素素也在看。

    李博对他们问道:“你们如何看待这萧铣如此迅速的攻城略地?”

    李世民作为那个时代的常胜将军,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南方创业公司虽多,但大多都是小势力割据,根底比较浅,力量比较弱,而且消息较中原地区滞后,一旦遇到收购,基本没什么能力反抗,因此带着梁王身份的萧铣便容易一路横推过去。

    李博点了点头,李世民做出的正如历史上的标准分析一样,丝毫不差。

    其实李世民的分析是有条有理的,也基本上正确,只是因为现在情况特殊,有一点李世民没有想到。
    第(2/3)页